女性生殖系统简介
来源:暂无 日期:2017.07.03

壹图网提供版权图片
女性内生殖器,包括阴道、子宫、输卵管及卵巢,后二者称为附件。
女性外生殖器指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,又称外阴,包括阴阜、大阴唇、小阴唇、阴蒂、阴道前庭。
本文主要介绍女性内生殖器:
1.阴道
为性交器官、月经血排出及胎儿娩出的通道。阴道壁由黏膜、肌层和纤维组织膜构成,有很多横纹皱襞,故有较大伸展性。
2.子宫
壁厚、腔小、以肌肉为主的器官。腔内覆盖黏膜称子宫内膜,青春期后受性激素影响发生周期性改变并产生月经;妊娠期孕育胎儿。
成人的子宫为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,重50g,长7~8cm,宽4~5cm,厚2~3cm,宫腔容量5ml。子宫上部较宽为宫体,其上部隆突部分为宫底,两侧为宫角,子宫下部成圆柱形为宫颈。
成人的子宫为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,重50g,长7~8cm,宽4~5cm,厚2~3cm,宫腔容量5ml。子宫上部较宽为宫体,其上部隆突部分为宫底,两侧为宫角,子宫下部成圆柱形为宫颈。
3.输卵管
输卵管为卵子与精子相遇的场所,也是向宫腔运送受精卵的管道。为一对细长而弯曲的管,位于子宫阔韧带的上缘内,内侧与宫角相连通,外端游离,与卵巢接近。全长约8~14cm。根据输卵管的形态由内向外可分为4部分,间质部,峡部,壶腹部和伞部。
输卵管壁由3层构成:外层为浆膜层,中层为平滑肌层,内层为黏膜层。内层富含纤毛细胞,其纤毛摆动有助于运送卵子。
4.卵巢
为一对扁椭圆形的性腺,具有生殖和内分泌功能,产生和排出卵细胞,以及分泌性激素。青春期前,卵巢表面光滑;青春期开始排卵后,表面逐渐凹凸不平;成年妇女的卵巢约4cm×3cm×1cm大,重5~6g,呈灰白色;绝经后卵巢萎缩变小变硬。
上述内生殖器官,在妊娠期间胚胎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:
①排卵期成熟的卵细胞由卵巢排出,输卵管伞端“拾卵”,卵子进入输卵管的壶腹部。此时宫颈黏液栓变得稀薄,适宜精子进入。
②性交后精液进入阴道后穹隆,部分精子游走,通过宫颈管﹑宫腔,进入输卵管。
③在输卵管峡部与壶腹部交界处,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为一个新的合体细胞,此过程称为受精。精子在女性生殖道内的授精能力大约只能保持48小时。
④受精卵在输卵管的蠕动和纤毛的作用下,逐渐运行至子宫腔,并同时进行受精卵的细胞分裂。
⑤在受精后第7~8天,受精卵发育为囊胚或胚泡,其滋养层细胞与子宫内膜接触。胚泡经过定位、粘着和穿透三个阶段,植入子宫内膜,称为着床。
⑥约在受精后9~10天,内细胞团很快增殖与分化,分裂成两层,即外胚层与内胚层。两层细胞分裂都很快,并再各形成一空腔,即羊膜腔与卵黄囊,二者之间的组织称为胚盘,将来分化成为胎儿身体各部分。受精后第三周开始,胚盘逐渐分化为内﹑外﹑中三胚层,胚胎形成。
①排卵期成熟的卵细胞由卵巢排出,输卵管伞端“拾卵”,卵子进入输卵管的壶腹部。此时宫颈黏液栓变得稀薄,适宜精子进入。
②性交后精液进入阴道后穹隆,部分精子游走,通过宫颈管﹑宫腔,进入输卵管。
③在输卵管峡部与壶腹部交界处,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为一个新的合体细胞,此过程称为受精。精子在女性生殖道内的授精能力大约只能保持48小时。
④受精卵在输卵管的蠕动和纤毛的作用下,逐渐运行至子宫腔,并同时进行受精卵的细胞分裂。
⑤在受精后第7~8天,受精卵发育为囊胚或胚泡,其滋养层细胞与子宫内膜接触。胚泡经过定位、粘着和穿透三个阶段,植入子宫内膜,称为着床。
⑥约在受精后9~10天,内细胞团很快增殖与分化,分裂成两层,即外胚层与内胚层。两层细胞分裂都很快,并再各形成一空腔,即羊膜腔与卵黄囊,二者之间的组织称为胚盘,将来分化成为胎儿身体各部分。受精后第三周开始,胚盘逐渐分化为内﹑外﹑中三胚层,胚胎形成。
参考资料:百度百科